论低价位对meg装置的开工影响
2015年11月04日16:18 【作者:ccf 施佳平】
【严正声明】凡注明作者为 “ccf”的作品(含文字、图片、图表、数据等), 未经ccf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71-8378661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近来,随着meg价格不断下跌,市场对其成本问题的讨论开始日趋激烈,这对于长期以来缺乏成本概念的乙二醇而言是一个新的关注要点,本文罗列分析meg市场成本概况,以及对近期装置开工情况的探讨: 先来看下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产能分布情况:全球角度来看,石脑油一体化及天然气制乙二醇占据主导,分别占46%、42%;其次合计占比在12%附近,分别是国内的煤制乙二醇(统称合成气制)、乙烯单体制、mto制及生物制。 |
从目前的成本角度来看,中东天然气制及石脑油制依旧占据明显的成本优势。
下图石脑油一体化制乙二醇效益图,虽然今年三季度开始随着乙二醇价格的持续走低,该路线制乙二醇效益大幅压缩,但由于其与原油的直接联动性较高,原油平台的大幅下跌还是给石脑油一体化制乙二醇让出了较为可观的利润空间。
乙烯单体制效益则在近一两年整体表现一般,炼化的主要效益多数分摊在石脑油环节,加之乙烯价格受到供需状况的敏感性较强,部分时段价格暴涨暴跌,对乙二醇的成本影响较大。以近期为例,由于下游需求强劲以及前期装置检修市场供应不多,导致乙烯价格坚挺,目前若是单纯依靠外采乙烯生产meg的效益处于亏损状态。当然,乙烯单体制乙二醇在全球范围内也为数有限,况且个别装置原料结算方式还不是单纯根据完全的乙烯单体价格。
mto制乙二醇近几月效益也大幅下降,目前国内就富德能源及三江石化两套合计65万吨/年产能。其中富德装置在6月份故障检修之后于10月中旬进入正常开车状态;而三江石化自7月份投产以来,一直维持较高负荷的开工,但10月份开始由于效益问题适量减少meg量。
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在国际原油下行压力下,其经济性竞争力也大幅削弱。在新装置投产初期开工负荷不高的情况下,一般完全成本在5000-5500元/吨甚至更高,显然目前的乙二醇价格理论上已经不支持其开车可行性。
当然综合来看,从全球及国内各工艺路线的产能分布情况来看,乙烯单体制及mto制乙二醇即使面临亏损,但权重占比极为有限,因此对供需平衡的影响不大。而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来看,产能虽占20%附近的权重,但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全年的平均开工负荷维持在40%以下,在国内总产量中的占比也只在11%。
近期可能因meg效益问题涉及到的装置动态:
装置 | 产能(万吨/年) | 时间 |
湖北化肥 | 20 | 11月底开始停车 |
远东联石化 | 50 | 10月中旬开始消缺中,负荷不高 |
彭州石化 | 36 | 短暂停车一周,存一定产品库存压力 |
福建炼化 | 50 | 11月中旬检修半个月 |
天津中沙 | 42 | 因eo与eg效益问题,考虑11月份meg产量适量减少,影响产量在1万吨/月略偏上 |
辽阳石化 | 20 | |
北方化学 | 20 | |
三江石化 | 15 |
理性看待meg低价位及其成本的问题,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产能的集中释放国内乙二醇供需紧张的状态阶段性的发生改变,在低价位运行过程中前期无论何种工艺路线都处于盈利状态的模式也将发生变化,但作为占据大头的天然气制及石脑油一体化制都处于明显获利状态,因此暂时的低价格对趋势性的供需格局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同时,一般大型炼化装置不会仅仅出于考虑meg单体的效益而调节整体的炼化产出品结构,毕竟在能化类产品整体受压的情况下其他产出品也不一定能有较好的利润。但11月份前后国内部分装置确实也有因效益问题选择阶段性检修或调低负荷的情况,这部分影响量初步预估在2-3万吨水平,我们将继续关注该因素的进展。